赤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洋葱小说网www.3pone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五十八章 空前绝后的一句话诗人(上)朴寅光不愿意了:“贤侄,怎可如此戏耍老夫?在场的有百余人,亲耳聆听,难道他们都听错了?”
赵兴郁闷的躺回床上,他蒙着头,躲在被窝里使劲想――这谁干的?
被窝外,朴寅光循循善诱的唠叨着,说的什么,心烦意乱的赵兴没有听清。
其实,赵兴也曾是在中国式教育下长大的,他也接触过许多唐诗宋词。但接触过苏轼这样的巨人之后,让他的胆子变小了许多,他不敢在宋人面前卖弄文采,所以决定终身不做一诗。
这一方面,是时间久了,他无法确定自己记忆中的那些诗歌作者是谁,所以担心让人看出剽窃行径。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诗歌这个东西,于国于民毫无用处,所以干脆藏托。然而这首诗的出现却打破了他的戒律。
这首诗是谁做的,他现在压根想不起来,拼命搜索记忆,只记起它似乎是一本畅销书中提到过的诗句。他竟然将这记忆深处的诗词背诵的整句不差,现在想起来,他都对自己的记忆感到惊诧――如果让他现在再背一遍,也不会记的像昨晚酒醉后那么鲜明。
朴寅光唠叨了许久,赵兴将头拱出被窝,用一个词解释了他的回避与躲闪――“乌台诗案”。
朴寅光恍然。
苏东坡因诗获罪,临出京时,他的妻子将大部分诗稿焚之一炬。因为这场文字狱的牵连,很多沾边的人都受到了流放,在这种情况下,身为苏轼门生的赵兴不愿意用诗才名动公卿,也是不愿替苏轼惹祸的小心。
“坏事,坏事……我马上通知在场的官员,让他们守口如瓶”,朴寅光赶紧向外面跑,没跑两步,他停止了脚步,又看看手中书稿,摇摇头补充说:“没有犯忌的呀?!”
他忘了,赵兴是身在高丽。到国外去写诗,没有犯忌,别人可以给你扣上犯忌的罪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纳兰容若写的,是一首悼亡诗,纪念他亡妻的。
赵兴是在欢迎他的宴席上吟诵这首诗的,诗的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下子就抓住人心,这首诗的性质全变了……
朴寅光的出面劝解使高丽国内对苏轼充满了同情,他的门生都如此小心谨慎,可以想象苏轼在国内是个什么处境。
赵兴没有发现,他原本是想防止别人发觉剽窃行为的保护措施,却间接为他造成了更大的影响。在整个高丽文坛,人们都悄悄的传颂着那首诗,知情者把他奉若上宾,在与他交易的过程中,完全不在意价格,以近乎免费的方式任他选购。
比如现在,赵兴坐在宴席上正蒙着头吃烤鸟,左右却在窃窃私语:“哎,那个低着头吃烤鸟的傻鸟是谁?”
“什么,你竟然不知道他?孤陋寡闻了吧,你!让我来告诉你……人生若只如初见……怎么样?”
然后是恍然大悟的“哦哦!”,片刻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