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洋葱小说网www.3pone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明如今冬季所用主要为木炭,煤,薪柴。

    其中木炭的取暖体验最佳。

    不过其中价格昂贵,一般只有皇宫,官府及大户人家才有资格使用。

    大明有个部门,叫惜薪司。

    下辖柴炭厂、山林及专属的樵夫,负责为宫廷和政府部门采办燃料、制作木炭。

    包括京师官员,每到冬季,在所发放的俸禄之中,也都是有木炭这些。

    有时候也会出现木炭不够的情况,毕竟要先供给皇宫使用,所以就有一项补贴,叫柴薪银。

    “惜薪司”这类机构生产的木炭,对品质往往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比如,“红箩炭”是皇室的御用木炭,其产品标准是:

    “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每根长尺许,园径二三寸不等,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

    煤炭,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不过在当时叫做石炭。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冬天,开封城民间乏炭,其价甚贵,每秤可及二百文,十五斤为一秤。

    眼见民众实在熬不下去,官府“出炭四十万”,将自己控制的部分木炭拿出来,半价投放到市场上,民众蜂拥抢购,结果发生了“有践死者”的惨事。

    宋仁宗嘉祐四年冬天,阴寒雨雪,薪炭、吃食物价倍增,据欧阳修的奏折,当时开封城内“寒冻之人,死损不少”。

    买不起炭和煤的普通人家,为了御寒,只好铤而走险,违背禁令砍掉桑枣之树,乃至于去偷伐皇陵周边的树木。

    直到现在,煤的开采也是官营专卖,采取不多,除了取暖外,火药司那边也是一个大头。

    所以听到大孙把火药司的煤炭调用出来,低价出售到市场上,朱元璋才有此一问。

    “孙儿有此想法,目前不管是木炭亦或是薪柴,所需甚大,且用之迅速,周遭树木砍伐严重,甚至不少百姓为了取暖,违禁伐木。”

    “孙儿仔细翻阅了往年的记录,现在每一年的冬季,都是越发的寒冷起来,咱们南方这边,树木众多,柴火还能勉强供给,但北方,尤其是西北等地。”

    “根本没有足够的薪柴取暖,但所在之地下,却有大量煤矿深埋。”

    “孙儿找刘日新问过,他所这天地大变,往后严冬会越发寒冷,像是辽东,奴儿干所地更甚,是以煤炭开采,迫在眉睫。”

    “是以孙儿想要开房煤矿开采,不再专职于官营,民营亦可,开房采煤文书,唯有让百姓也能从中获利,才能激发热情,使得整个采煤行业红火起来。”

    “亦是能为往后每一年的严冬,有所保障。当这个行业的兴起,必然伴随着不少商人的富裕,所以在这块上,朝堂也可以有一份收益。”

    “如今番薯等作物已然开始大面积种植,有了足够的吃食,多数百姓也可以从中解放,这闲置的劳力用作采煤甚好。”

    朱元璋听完后,微微思索一番道:“这般说来,大孙之所以将煤炭低价大面积开售,就是想让那些商人,看到商机,从未投入进来。”

    “只需传出些风声,朝堂有想法将开采煤炭民办,必然引发商人助力。”

    “在此等情况下,怕还是能收取一部分好处?”

    朱英微微一顿。

    其实他都没想过开办文书收取费用这事,老爷子就已经想到了。

    开采文书这个东西,向民间商人收取一些费用,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了会,朱英补充道:“地下开采极为危险,稍有不慎便是坍塌,在抚恤上,安全上,应当还是以官府监察为主,地方上官员,当有以连带责任。”

    开矿死人这种事,在后世都非常的普遍,现在的大明,那就更不用说了。

    必要的章程保障,肯定要规划好。

    朱元璋对此并没有太大意见。

    像是工程建设这块,就让大孙放肆去干便就行了,出不得什么大事。

    对大孙的能力,还是很相信的。

    ......

    燕王府大门口,朱棣看着妻子徐仪华上了马车,在满天飞雪中,渐渐消失不见。

    “朱英,朱英,你便像是老天爷派来阻扰本王一般,自从遇到你,便就从来没有顺心过。”

    朱棣眉头紧皱,现在的他对于朱英非常的忌惮。

    脑子里每次想起,就是非常的懊悔。

    纵观皇宫内外,朱允炆算什么,不过一个腐儒教出来的,至少在内心中,朱棣从来就没有对朱允炆忌惮过。

    朱英不同,各方各面,手段太多了,而且极其精准。

    所谓打蛇打七寸,自从道衍被调走之后,朱棣感觉自己非常的不自在。

    倒不是说没了谋士,而是像道衍这般优异的,几乎再难遇到。

    虽然道衍此人,心思不纯,不过他的心思,也大差不差,终归是有点妄想不是,现在连妄想都没了。

    朱棣漫步走向院内,独自一人在庭院的凉亭发呆。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见到,不敢打扰。

    他们知道父王这个时候,必然是在思考重要的事情,若是打扰了,少不得一番训斥。

    在燕王府中,朱棣的权威是相当高的,哪个儿子见着了都怕。

    现在朱棣脑子里的思绪有一点乱,包括让妻子去宫内想办法求情,留在大明。

    朱棣都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如果道衍在就好了,他应该会告诉本王,要如何做才是最好。”

    失去道衍,朱棣才明白有多么可惜,往前很多决策,哪怕是朱英入了皇宫,朱棣也没什么忌惮。

    毕竟他有着大功劳傍身,哪怕是朝堂,亦或是父皇,都不会随意贬责。

    在诸多皇子中,除了大哥外,也就是他最为出色。

    父皇在朝堂上,可是多次说过,自己类他。

    这也是朱棣最为得意的事情。

    天空一片白茫茫,雪花缓缓落下,渐入湖面,融入水中。

    朱棣突然有些出神的看着这一幕,脑子里出现一句话: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朱棣是读过书的,虽然大部分都还给了先生。

    但这句话,就像是突然从脑海里跳出来一般。

    这一刻的朱棣,突然就跟醍醐灌顶般醒悟过来。

    “既然我争不过他,那为什么要争呢,就像这雪花与水,融入一起,自争不过,那就投效,本就是大兄长子,本王投效也是理所应当。”

    “如朱棡那厮,现在背靠朱英,可谓是顺风顺水,想干些什么事情,都能取得同意,反观本王,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步履薄冰,一旦不慎被抓住把柄,便极有可能是深渊。”

    “若是现在去了倭国也好,但即便在倭国,也不见得朱英无法干预,他那群英商会,海外贸易甚多,若是真打下倭国,那白银进出,只怕将通过他手。”

    仔细想来,朱英这般轻松就定下倭国藩地,这其中,肯定有所计较,以朱英的性子,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这么一想,朱棣大概就清楚了,这划分倭国的关键。

    那令人垂涎的白银矿上,肯定早就有了计划,说不定当时候划分地界,便是以那白银之地为中间点。

    三王共同纷争,谁也无法独占。

    朱棣虽然觉得自己在统军这块不弱于人,可朱棡也不是好惹的,更何况还有七弟,齐王朱榑。

    七弟朱榑,就藩青州,出镇开平,防御胡人。

    北平临近开平,开平,即后世唐山所在。

    在多方征伐塞外的时候,朱榑也是有所参与,虽行事暴虐,但在战事上,多有斩获,屡立功劳。

    一方还可压制,两方若是相加,朱棣就有些把控不住了。

    无须多想,以朱英之手段,必然会远方布局,以两王压制自身,以夺白银,回馈大明。

    “看来,必须要想个办法,跟朱英把关系搞好。”

    思索间,朱棣看到后院门墙,顿时就有了想法。

    长子跟朱英的关系,可是很好的。

    ........

    后宫中。

    “仪华,让我好生看看,这都多少年没见你了,在北平那地方,过得可还好呢。”

    宁妃拉着徐仪华的手,慈祥的问道。

    徐仪华小时候,就一直在皇宫里生活。

    当初是马皇后带着,宁妃自然也是非常熟悉。

    那个时候,大明还没有开始创立,朱元璋并不算最强最大的实力,陈友谅和张士诚还在。

    那一年,徐仪华刚刚出生。

    徐达再婚的妻子,是谢再兴次女,朱文正妻妹。由朱元璋做主,为徐达所娶。

    那个时候,所有大惊妻子儿女,都是跟着马皇后在一起生活,其中自然也包括宁妃。

    徐仪华从小就聪明伶俐,很得大家的喜欢。

    直到洪武九年,册封为燕王妃后,这才搬出皇宫。

    追随朱棣去了凤阳,而后便就一直生活在北平。

    看着徐仪华,宁妃极为感叹。

    “娘娘,仪华一切安好,让娘娘牵挂了。”徐仪华轻声回道。

    屋内炭火旺盛,外面风雪漫天。

    看着窗外,宁妃开始念叨起从前往事。

    徐仪华就这么安静的坐在宁妃身边,认真的倾听着。

    不知多久,宁妃这才缓过神来。

    “你看看我,年纪大了,总是喜欢回忆从前,你可不要觉得我啰嗦。”

    徐仪华道:“娘娘哪里话,仪华正是喜欢听这些,这一眨眼,便是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物是人非,便是...便是....”

    说到这里,徐仪华忍不住有些哽咽起来。

    小时候,徐仪华生母谢氏死得早,因为生性狂妄善妒,言行失礼,被朱元璋下令杖毙。

    这其中跟得罪马皇后,也有一些关联。

    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徐仪华便就是马皇后带大。

    ---

    ps:一壶茶,一包烟,一个章节想一天。

    今天真的是卡死我了,怎么写怎么都感觉不对味。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昌黎之眉间心上

昌黎之眉间心上

哈麦苗苗酱
凌安是被雷劈中了才被亲亲爱爱的段君彦送来了百图做奸细,十三岁的丫头片子跌跌撞撞长到十七八岁,真不容易。千辛万苦混进了宫,本以为拿了东西走人便是,未曾想乱七八糟一堆事,还把自己给卖了。 被吃干抹净的凌安趴在床上恨得牙痒痒。 皇帝他老人家撑着胳膊,半眯着眼儿打量眼前的可人,想着要不要再来一顿…… 全面架空,考据党求放过!
历史军事 完结 53万字
夏洛特小姐的庄园

夏洛特小姐的庄园

Yui酱
夏洛特`维多利亚二世,一位半吸血鬼半巫女血统的美丽女子,与两个非人执事一起生活在一处被禁锢了时间流逝的庄园中。为了寻找当年母亲被杀害和导致父亲失踪的犯人,帮助特殊刑事部解决各种特殊案件。最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父母被害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历史军事 完结 18万字
夫君,该吃药了

夫君,该吃药了

落夕
她是国公府嫡出小姐,肤白貌美身姿妙,医术高得呱呱叫。 他是皇帝最疼的儿子,貌俊腿长颜值高,腹黑狡猾又傲娇。 哦,对了,她是我的姐姐,他是我的表哥。 而我,是个呆子。 穿越到以起死回生闻名天下的医术世家,我最擅长的就是:我给你开点药吃吧! 某人:好,吃你。
历史军事 完结 1万字
武道正宗

武道正宗

82年金手指
用心创作的武侠幻想书,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唯有至高的武道与江湖恩仇。杀戮不是权力,救一个人才是权力!江湖只有三种方法:对的方法错的方法我的方法!江湖上只有三种人:死人活人我的人!《武道正宗》将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武侠征程。
历史军事 完结 35万字
再见孙悟空

再见孙悟空

风孑立
大四学生重生在孙悟空身上。 他还来不及去天空中翱翔, 来不及去尝遍天上、人间所有美食, 来不及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取经、去生活, 太多太多的来不及他便消陨了! 可这短暂的穿越经历,并不是毫无意义,因为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潜力!
历史军事 完结 39万字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风之清扬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 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历史军事 完结 10万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