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洋葱小说网www.3pone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景隆此刻的心绪,凌乱陈杂。

    从朱棣这里得到的消息,让他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十三岁的行商之子,建立起一个跨越西域,大漠,草原的庞大势力。

    这一切,朱英只用了五年的时间。

    若是放在元末的时候,绝对是陛下最大的强敌。

    然而这般人物,还是陛下的嫡长孙。

    在陛下的眼里,还有比这更为适合的继承人了吗。

    在李景隆的脑海中,回忆起一个片段。

    就在数月以前,他刚刚到达西番,负责茶马互市的时候。

    当时去了没多久,就有两个草原上的部族,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发生争执,大明官府的人都拦不下。

    眼看就要大打一场的时候,群英商会的人出现。

    不多,区区数人而已。

    然而就是这区区数人,连话都没说几句,就将此事平息了。

    李景隆顿时对群英商会的幕后东家,开始好奇。

    了解之后,他才发现一个更为恐怖的事实。

    他在西番所有接触到,属于群英商会的人,没有一人见过传说中的东家。

    但是他们对于东家的狂热,让李景隆看得头皮发麻。

    东家只是一个大明商贾的简单称呼。

    但是在西番,所有开店的商人,都不可以自称东家。

    如同避开皇帝名讳一般。

    这只有接触到的人,才会了解其中的恐怖。

    因为这种行为,完全是群英商会自发的,你自称东家没问题,也没说你坏什么规矩。

    就是群英商会的人,可能会不搭理你而已。

    “别想太多,现在父皇尚在,大侄子也无人可动,道衍法师也跟我说过,只需暗中等待时机便可。”

    “无论如何,大侄子都是我带到京师来的,炽儿跟大侄子的关系,也很是要好。”

    “就目前来说,你也不必抱着排斥,有时间可以让炽儿带着你去认识一番。”

    朱棣看到李景隆面色有些难看,眉头紧锁的模样,出声说道。

    不同于朱允炆,朱棣看得清晰,朱英上位就目前的走向来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就像是姚广孝所说,若朱英真的能全面掌控兵权,这天下也没人可以翻得起半点浪花。

    李景隆闻言,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轻轻点头。

    朱棣再次说道:“有些事情,还得看日后形势,道衍大师曾跟我说过,大侄子此人,看去儒雅,实则喜爱征伐,有穷兵黩武迹象。”

    “这次我去平倭,按照父皇的意思,攻打倭国的日子也不会太远。”

    “倭国的情况你也知道,当年诚意伯也曾规劝住父皇,这么多年来,父皇再也生出过攻打倭国的心思。”

    “依我看来,父皇攻打倭国,怕也是无奈之举。”

    李景隆点点头,道:“我听闻陛下发平倭大军的时候,也觉得有些奇怪,难不成这是朱英的意思?”

    “没错。”

    朱棣肯定的说道:“父皇之所以征伐倭国,恐怕就是因为我那大侄子,父皇是担心在他走后,大侄子强行攻打倭国,引发大明动乱。”

    “还不如趁着现在,早些打一波,无论输赢,都能让大侄子看清。”

    “赢了自不必多说,若是输了,也可以熄灭大侄子心中欲望。”

    李景隆听完后,没想到平倭大军,还有这层意思,而后感叹说道:

    “如此看来,陛下对于长孙殿下,怕是宠溺至极啊。”

    朱棣也有些不甘和苦涩,甚至隐约间有些嫉妒。

    当初是大哥,现在大哥走了,先是允炆,然后大侄子又来了。

    难道父皇的爱,只能在大哥这一脉身上吗。

    我也是父皇的亲生骨肉啊。

    .....

    院子里。

    朱英还在批阅奏章。

    自从第一批奏章送到之后,朱英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娱乐活动。

    每天就是看不完的奏章。

    之前送来的奏章,从以工代赈情况的收集,到后面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到了现在,已经涉及到地方民生的事情了。

    而一些水文的奏章,也开始变得稀少起来。

    毕竟在目前洪武年间,干实事的大臣还是很多的。

    没能力的,基本上也干不下去。

    要么埋了,要么流放。

    然后这个时候,朱英再次发现了一个时代上的问题。

    断句。

    现在大明可不流行用标点符号什么的。

    所有的文言文,都是一句话下去,让朱英看起来非常的吃力。

    不过他并没有想过去发明标点符号的事情。

    因为有关于标点符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那个年代,就已经发明了,而后才逐渐被废除。

    唐代的陆德明《经典释文》,宋代《尚书表注》,都有标点符号的使用。

    说到底,还是因为朱英没有接受过大明正统的儒家教育,才会如此。

    之所以很少使用标点符号,主要是文言文除了对‘之乎者也’这类的语气助词使用起止文句外。

    在行文的时还讲究骈骊对仗,起承转合,以及平仄韵律等。

    也就是说,大明只要受过正常教育的读书人,就不需要标点来断句,也并不需要另加符号来会意。

    《礼记·学记》中有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

    这就是明确规定,小孩子读书一年以后,就要考校‘离经辨志’的能力。

    所谓‘离经’,就是句读经典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断句。

    也就是说,目前困扰朱英句读文言文的事情,在如今的大明,是小学一年级就要掌握的基本功。

    毕竟朱英在大明十年,对此多少有一些了解。

    真要是大言不惭的搞发明标点符号这些事情,那简直就是文人之耻,将会受到所有读书人的嘲笑,真就变成一个笑话了。

    “还能怎么办,慢慢学呗。”

    朱英嘟囔一句,然后开始发奋用功起来。

    其实这玩意看多了,慢慢也能接受。要不了多久,形成了阅读习惯,就没啥其他的问题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文言文才会被称呼为雅文,将读书人和文盲,彻底的断绝开来,形成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就大明现在,繁体字和简体字,是属于并行的。

    用繁体字的很多,但用简体字,也不是看不懂。

    所以朱英在批阅奏章,写下意见的时候,能够记得繁体字,就写繁体字,不记得干脆直接用简体字代替,这些也不耽误。

    写下的意见当然是用大白话,还好大白话的使用,朱元璋就一直在用,朱英用上去倒也不算尴尬。

    就在朱英批阅某个户部的奏章时,张伯在门口说道:

    “东家,允熥殿下,明月公主,还有宁王殿下来访。”

    朱英闻言,抬头问道:“宁王殿下?”

    张伯解释道:“是十七皇子,去年封宁王,藩地大宁。”

    听到张伯的解释,朱英微微沉吟,就知道是朱权了。

    收拾了一下奏章,随即起身向院内过去。

    院子里,朱允熥和朱明月对这里已然极为熟悉,没有丝毫顾忌,玩耍其秋千来。

    朱权则安静的站在原地等候。

    听到脚步声,朱权下意识的转头看去,正好看到朱英走来。

    下一个刹那,朱权眼眶微张,瞳孔紧缩,连呼吸都屏住了。

    “朱英,见过十七叔。”朱英看着朱权愣神的模样,也不意外,拱手说道。

    旁边朱允熥和朱明月都停了下来,想等着看朱权的笑话。

    毕竟是白天,且朱权年纪不大,视力不错,反应敏捷。

    很快就看出了朱英和大哥朱标的区别。

    朱权并未托大,也拱手道:“长孙殿下。”

    从辈分上说,朱权是长辈,但在皇家,尤其是类似朱英这样的嫡长孙,庶出的辈分,可没有多大用处。

    “十七叔初来乍到,还请去堂屋喝茶。”朱英笑着说道。

    “大哥,那我们呢。”旁边想看朱权笑话的朱允熥没看到,有些不满,听到大哥的交代,随口问道。

    “你们先玩会,我和十七叔先聊会。对了,我那里有些稀罕玩意,我让张伯拿出来,给你们玩玩。”

    朱英笑着说道,随即对张伯吩咐道:“把我那五子棋拿出来。”

    “是,东家。”张伯领命而去。

    “五子棋,是什么呀,跟对弈差不多嘛。”朱允熥好奇的问道。

    “到时候让张伯教你们。”朱英回道。

    “好吧。”朱允熥无奈说道。

    朱英说完,就带着朱权进堂屋去了。

    看着大哥的背影,朱明月咬了咬嘴唇,犹豫半晌,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姐,你怎么不跟大哥说呀,这等终身大事,可是关乎到一辈子的事情。”

    “之前没人帮忙,现在大哥在,所谓长兄如父,大哥的话肯定有用的。皇爷爷对大哥这般重视,只要大哥开口,肯定不是问题。”

    朱允熥看上去有些大大咧咧,但心思也敏感,注意到姐姐朱明月的神色,就明白了其中的想法。

    “先等等,皇爷爷让我们带着十七叔一起过来,肯定有什么事情。我的事情是小事,要是因此耽误了大哥的事情,那可就是罪过了。”

    “等大哥谈完了,我再跟大哥说也不迟。”

    朱明月听到弟弟的话,开口解释道。

    朱允熥随即不再关注,眼睛看向后院门口,很快张伯就拿着对弈的棋盘,放置在凉亭上。

    他连忙拉着姐姐一起过去,向张伯请教五子棋的玩法。

    堂屋里,朱英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朱权,心中不由感慨。

    老爷子安排确实到位。

    就目前这位,看上去有些文弱,唇红齿白的少年。

    实则在两年以后,可是实实在在边疆最强塞王,将燕王朱棣的名头都给压制了下去。

    就算是朱允炆后来当了建文帝,自始至终都没对面前这位最强藩王下手。

    聪慧的朱权,在看到朱英的容貌后,心中翻起滔天大浪的同时,也很快就明白了父皇的安排。

    所以在姿态上,保持着君臣般的恭敬。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医痴妻主

医痴妻主

行素狂
一个二十九岁的大龄剩女变成一个刚满十六的二八美少女 呸!什么美少女,简直就是坑蒙拐骗、吃喝嫖赌差点五毒俱全的色女、赌女。 八岁开始入赌坊 九岁,调戏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十岁哥哥 十岁入住如梦楼,开始留恋烟花之地 十二岁竟得如梦楼某小官初夜 十三岁强抢民男,差点逼出人命 ...... 行素刚满十六岁, 行家把行素捆绑打包嫁给了一个又高又丑的、嫁不出去的、整天抛头露面的老男人李迎春。 普通的小病不要来麻烦我,有什么疑难杂症再来,什么,中毒快死的也来了,那让他等死好了。 男人真麻烦,一个两个的朝我的医馆跑,那首富之子眼抽筋了吧!别...
历史军事 完结 10万字
男儿行

男儿行

酒徒
我们可以去死,但死之前,我们要像人一样活着! 酒徒QQ粉丝群31174986,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小说关键词:男儿行无弹窗,男儿行txt全集下载,男儿行最新章节阅读
历史军事 完结 168万字
我的读者是神仙

我的读者是神仙

天启少爷
写手天启扑街两年,重拾信心在起点开新书,却不料责编说没有收录,再一看,评论区炸了!评论区全是神仙! 月老:老夫牵了那么多千古良缘,应当被满天神佛知晓。 孙悟空:俺老孙不服,快给俺老孙写一本悟空传,给你打赏七十二变! 猪八戒:天启上仙也为老猪我写一本,我把九齿钉耙打赏给你。 玉帝:放肆,朕日理万机,体恤为民,先把朕的丰功伟绩写出来! 从此,扑街写手天启被众神仙捧红,《宝莲灯》《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大作也发表于天庭,一大波打赏来袭! 书友群:158-038-990,神仙们都已经加入了哦,你还等什么呢?
历史军事 完结 2万字
网王穿越之血色弦歌

网王穿越之血色弦歌

紫雨芩
《网王穿越之血色弦歌》是紫雨芩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笔趣阁顶点实时更新网王穿越之血色弦歌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网王穿越之血色弦歌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顶点赞同或者支持网王穿越之血色弦歌读者的观点。
历史军事 完结 39万字
太子要出嫁

太子要出嫁

半弦若月
PS:本书简介在书页,您可以到书页查看
历史军事 完结 28万字
叫我诚管

叫我诚管

风尘缘
麻皮鞘内裹寒光,胜冰凌皎鞘而空。黄梁梦中绣一春,千山雪化万物苏。让我们看着明朝少年郎,如何独自一人搅动朝野风云;如何一眼望穿红尘江湖;如何手中绣春斩尽乱世春秋!
历史军事 完结 1万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