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夜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洋葱小说网www.3pone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悼·继善公千古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清风几处游
2018年5月18日,21:05分,继善公享年85载,与世长辞。
外公的家乡在辽宁台安县,旧名八角台,曾是东北军阀张作霖发迹的地方。
然,外公所在的王氏家族是当地望族,亦与张家有亲戚关系。
……
关于,家庭地位。
外公族内兄弟姊妹十六人,却独得长辈恩宠,每逢家中有客人,必守在长辈身边。
不单单受到长辈的喜爱,在平辈之中更是极富威望,唯他马首是瞻。
……
关于,社会地位。
乐于助人,无论亲疏。
由于是文人的缘故,不喜功名利禄,多起到“幕后”谋划性作用,深受各级领导看中。
……
关于,书香门第、芬芳桃李。
外公是教书匠,亦是我的母校“愚公中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不可谓桃李满天下。
【太外公亦是私塾先生,族内兄弟与子侄多数均是老师。
记忆中,外太公留有五寸左右标准的先生胡须,二十多年前便仙去了。】
那时候的老师非常稀少,致使一人教授全学科,外公最擅长、教的最好的则是物理。
曾听外婆说起过,外公大概在距今35年前停止授课。
那时候处于特别时期,加上北京有亲戚,导致外公不得不离开那个岗位。
即便离开育人岗位,外公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衣兜里,永远放着一支钢笔——那是文化人独有的标志。
另1:
母亲说,她的老师和校长,均是外公的学生。
另2:
关于,西红柿。
外公讲课激情满满,以至于口干舌燥。
这时,有位学生送给外公一颗西红柿。
外公起初想吃,但最终却没有吃。
外公想到的不单单是为人师表,更多的则是一旦开启这扇门,会有更多学生送西红柿。
外公为人正直,绝不会做出有违人师的准则。
另3:
儿时亲眼目睹——
外公赶集卖草莓,遇到一位年纪在50岁上下的中年人,见到外公非常非常吃惊的喊出:“王老师!”
当时的我,忍不住嘴角上扬,为外公感到骄傲和自豪。
……
关于,腹有诗书气自华。
记忆中,外公有一个诗词记事本,里面全是原创诗词。
印象最深的两篇,分别描写中秋节、修水库。
修水库是一首民歌,只记得水库叫“西湖景水库”。
中秋诗词却记得很是清楚,其中一句这样写——
一轮明月照全球,神州大地永太平。
儿时,觉得这句话写的很好,可如今看来……逝者为大。
……
关于,文房四宝。
学生时代,自从喜欢看课外读物,每次外公写完符箓,我都会说:“将来,我想要砚台,还有那几支毛笔。”
外婆急忙笑道:“你姥爷还没死呢,这就急着开始争家产了!?”
外婆是玩笑话,可外公答应给我。
砚台边缘有题字,但碍于时间久远,已然看不清写的是什么。
当然,我只是纯粹的喜欢砚台,并没有争家产的想法。
前年,父母去往东北办事,母亲向外公提起我如今在写书,外公没有吃惊,反倒像是意料之中。
外公对母亲说:“这几个孩子,我最喜欢他,将来肯定有出息。”
外公的孙辈共有九人。
除去我家兄长,我有三位表哥,两位表姐,两位表弟,外公最看好我。
只是,我自认并非良才,却会不断努力,尽量不让天堂有知的外公失望。
……
关于,孝心无价。
外公与外婆的祖籍在辽宁台安,外婆17岁时,嫁给仍在读书的15岁外公。
后来,太外公举家搬迁,外婆的家人却搬迁至内蒙莫力达瓦旗。
结婚后的外公与外婆前往内蒙看望岳父,数月后,得知外太公病重,急需一封“介绍信证明”方可回家看望。
此时,旗里的领导们知道外公是文化人,百般留他教书,可碍于外太公病重,执意离去。
结果,虽然外公与外婆返回家乡,但中间的过程并不顺利——与对方发生争执与摩擦。
在外公眼中,教书育人固然重要,可与堂上父母的病情相比,俨然不足以比拟。
……
关于,封建迷信。
印象里,外公算是半个阴阳先生,在外婆的描述中更是神乎其神,令我很是神往。
一些人家的小孩招到脏东西,导致“浑身抽-搐”、行为异常等等,便会找外公在黄纸上写符箓。
符箓,不同于“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一类的东西,以毛笔蘸红墨水,书写两张,睡前烧一张,睡后烧一张,次日必痊愈!
外公曾不止一次叮嘱,符箓内容只可在心中默念,不可读出,否则就不灵验了。
现实社会虽讲无神论,但关于迷信,不可不信。
……
关于,家训。
勤俭持家。
待人诚实。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
关于,外公的遗憾。
外公的藏书,我几乎全部看过,多半是繁体竖版黄页,古董级别。
外公比较喜欢买书,如今的我多半受到他老人家的影响,单单小说便有上千本!
在所有藏书之中,外公最喜欢《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却遗憾没有简体版。
我也买过这本书,仍是繁体版。
大胆设想过,圆了外公的遗憾,给他老人家一个惊喜,怎奈翻译古籍绝对是一项浩大工程,唯无奈作罢。
******
母亲身体极差,唯恐心脏遭受打击,我于昨夜凌晨自百里外返回家中,陪她、安慰她。
母亲想送外公最后一程,怎奈身体着实不允许。
今日上午,母亲回想外公与外婆的过往——
外公是文人,同样也是地主家的孩子,很是独裁,故而时常吵架,却从未与外婆分开住过,更没有在儿女家中住过一晚。
记忆中,母亲和两个姨,多次让外婆去家里住,外婆却说:“不能去,你爸一个人在家不行。”
某一次,大姨杀了鸡,哭着挽留,都没有留下。
母亲说:“在我的印象里,你姥爷只表扬过你姥姥一次,就是‘做饭在前面,吃饭在最后。’”
我有两个舅、两个姨,那个年代家里人多,基本家人吃完饭,一切收拾结束外婆才上桌吃饭,可饭菜基本被吃完。
如今,与外婆吵了一辈子的外公不在了,外婆哭的非常非常伤心。
风雨同舟,共度八十载白金婚!
如今,外婆高寿87岁,母亲非常害怕,没有外公陪伴的外婆会更加孤单。(原谅此刻已然泪流满面的我)
此刻,耳机中播放华晨宇的《国王与乞丐》,正如歌词说的那样——
抱紧你的我比国王富有
曾多么快乐
失去你的我比乞丐落魄
痛多么深刻
******
题外话
之所以写下《重生之关东匪王》这本书,多半与外公有关,因为里面提到了八角台——外公的老家。
******
遗世文章多灼见
平生事迹足千秋
言有不能表其精微,而假之物象。
愿天堂没有病痛,外公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