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三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洋葱小说网www.3pone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刺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乐人的目的。.它最早出现的形式,往往是那些不得志的艺人们用来寄托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相声一词,古时候称谓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相声起源于我国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再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而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的吸取了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而我们故事里要说的,就是这种相声。严格意义上来讲,美国流行的脱口秀,还有香港的栋笃秀这些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属于单口相声的范畴。
曾几何时,欧三元接触过相声了??在小学,在初中时,了不起的就是知道一些港台的? 明星譬如刘天王,张天王“忘情水”“吻别”什么的,最多就再加上当时正红得一塌糊涂的“别安乐队”,“慧娴的飘雪”等等。如果说80年代的人是听着这些歌长大的,相信一点都不过分哦。至于相声嘛,呵呵,99%的人都会觉得这玩意离自己简直就是十万八千里。
当然,如果真苛求的说,对相声完全陌生也不尽然,毕竟当时最红火的综艺节目——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总是少不了相声的影子。但在CCTV春节晚会上表演相声的演员,那是何等的人物呀?简直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风光无限嘛,想想全国的观众都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憋着一口气的跟随着相声演员的不断演绎,笑料包袱抖开而嬉笑捧腹,说得直接些,那些说相声的,简直就是控制了观众情绪的指挥家嘛。
那是一种艺术,那是一座遥不可及的高山,那是…………
可就是这种艺术,竟然“沦落”到就连自己都找不出自己有什么优点极其普通的欧三元身上,“梦”里的欧三元当时听着梁全军大大竟然同意录取自己加入他们的相声小品部,回到宿舍后是整整的傻愣了半天,当时他全身都有一种被人赏识的激动充斥于整个心胸,青春热血啊!
不过,那毕竟只是一场梦而已,现在真正的重新走入这段经历,而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学狗叫”,尽管现在我们的欧三元脸皮已经老厚老厚,也会经受不住这么多校友异样的眼神哟!
欧三元眼睛左右飞快的闪了一下,他很是怀疑这梁全军大大是故意的,故意的把面试的题目大声的说出来,竟然把一些喜欢看热闹的同学注意力从舞蹈身上给拉了过来,欧三元就算不回头,都能感受到背部那炙热的目光正在不断的聚集。
“毕竟,美女看多了也会有审美疲劳不是?现在竟然有一傻冒准备上演“真人秀”,那还不赶紧围过去,就当是长长见识也不错嘛!”欧三元在心里很是怀疑着这帮童鞋,也可以说是自己的第一批“观众”那或许的恶趣味心态。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人在江湖飘,又怎能不挨刀”
欧三元能够明白梁老大的出题用意,作为一名将来需要面对全校师生尽情挥洒自己艺术细胞的表演者,首要的一点就是胆大。
而胆大最理想的试验场就是人前,而且是多人前,很多人前。如果在人前说话都紧张,结巴,甚至是低着头,面红耳赤的,那还就真的是“天赋”不足了。
当然,就算是在人前能做到轻松自如,也仍然不能说达标,还必须加点料,那就是要有一种精神,比如“学狗叫”,这就是一种可以为了艺术“献身”的精神。
天赋不足没关系,就算是没有天赋也可以理解,但如果没有这种可以为了艺术献身的精神,那就永远不能真正的领会相声的真谛与魅力。
如果只是现场这仅仅几十,上百号人就手足无措的话,那以后又怎么能在万千观众面前展现自己的机智与幽默呢?
欧三元“梦”醒了之后的目标可是要做一个真正的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啊!
想到这里,欧三元精神一振,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把所有的精气神都汇集到嗓子一处:“呜汪,汪.汪.汪”。
狗叫得正欢,欧三元的脖子还抖动了几下来配合,就这么,一条雄壮威武的“虚拟狗”就华丽的出现在了人间,出现在了“童鞋观众”的面前。
那突然刺耳的狗叫声如果说饶梁三日也许有些过分,但“平地惊雷一声起”的效果还是耿耿的,绝对的。
当然,至于这么“傻叫”,代表着狗的什么意识,那就不是我们,或者说本故事要讨论的范围,总之不属于狗求偶期时的叫声就行。
“狼王一出,群狼臣服。狗叫一露,鸦雀无声”
各位童鞋显然是被欧三元的这一“无比逼真”“无比华丽”“无比响亮”的狗叫声给雷得不轻啊,整个招聘现场的气氛竟然诡异的一时间陷入极度的冷场中,就连舞蹈部那些正在舞姿翩翩的美丽也都似乎被按了暂停,一个个睁大了杏眼,秋波“频递”。
这也难怪,这突然出现的狗叫声,就如那水滴入滚沸的油锅,硬生生的划破了气氛的“和谐”。
就算是出题面试的梁老大,庞老大,虽说心里已经有了些准备,但根本就没有料到欧三元这“狗”竟然演变成了“孝天犬”。按理说,面试的还是中一的新生,在遇到这么尴尬的测试题,能够尽量放低音量匆匆的完成测试就已经算胆子大的了,可这叫欧三元的家伙,竟然是这么的张扬,这么的显摆,看他那脖子的抖动程度,简直就堪比那传说中的“狼狗”嘛!
当猎人遇到了狼狗…………
所以很荣幸的,欧三元当场就被录取了,从此成为了校艺术团相声小品部光荣的一员,并由那“高亢逼真”,还有人说是“人模狗样”的狗叫声在新生当中率先崭露头角,由此开始了他那史诗般相声创作,表演的艺术生涯。
相声艺术在国内的辉煌时期应该是1970-80年代,因为那时正好是广播的兴盛时期,而相声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跟广播简直就是“最佳伴侣”。毕竟在当时电视没有普及,各种影音设备还不完善的前提下,能够收听到从广播里传出来的各种声音信息就成为了当时人们最幸福的享受,所以可以说,因为广播而造就了相声的大众接受普及以及奠定了辉煌的群众基础。
到了90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广播声音演变成了真人秀,相声似乎发展得更加的迅速,中国十大笑星评选,相声演员当上县长,相声演员成了名主持…….这一幕幕似乎也在证明着相声的黄金时期的到来,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当真人秀搬上了电视,也就意味着相声表演者那原本神秘的面纱已经荡然无存,一时的喧嚣与追捧就让很多相声演员忘乎所以的高呼“相声来了………”。
君不见,学校里有相声,各种晚会有相声,就连某家酒楼开业庆典也来上一段相声,相声演员做城市代言人,开名人餐馆,接各种广告,一时间,相声泛滥成灾,相声演员风头无两。
可却让我们惊人的发现,很多用得正欢的相声内容(段子)都是90年代前的作品,要不就是老段新炒,真正的新段子,优秀段子却寥寥无几。
繁华过后,一地鸡毛,有的赚了钱当上老板,有些改行去了拍电影,憨厚些的也大多去演小品了,因为没有东西说了,没有新段子说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相声也就是这样了,一年不如一年了,就连相声届的少壮派代表人物冯巩都转成了表演小品与相声结合的四不象产物,生恐不受欢迎,还得硬塞进美女来吸引眼球。
欧三元很多时候都在心里反思,相声能够吸引观众的魅力到底是什么?是相声演员?是明星效应?还是其它呢?
难道相声演员本身真的是帅过周伦伦,强过刘天王?不然,观众朋友为什么不去看偶像派,实力派,美女派,泳衣派,而选择听相声呢?
将心比己,每次观众们都千篇一律的听着那些老段子,甚至就连相声的笑料,包袱都已经知道什么时候抖开,来来去去看到的都是那几张老面孔,不帅又不酷,难道还能看出花来?
“老婆,不好看又不好笑的,转台吧!”
“老公,你上去都比他说得好也!”
“老头子,这玩意你都听了几十年了,还不腻呀?”
“老太婆,做人不能忘本嘛,就当缅怀一下吧,呶,那小子刚才说的这一段我二十年前就听过,当时是马季说的……….”
这些对话在未来的某一天是不是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呢?
PS:我真的很喜欢相声,所以写这一章的时候,很有些感触。